电话:13209159600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国外生活

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

来源:出国留学生活 时间:2022-12-12 作者:出国留学就业 浏览量:

军事理论课程共五章内容,分别为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中国国防、战争史与军事思想、我军作战实践与理论发展和信息时代武器装备及基本战术运用。下面列举几篇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

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1

《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水平的狂飙式发展和现代战争理念的深化,信息技术俨然成为现代战争的关键。同时,结合战争需求的特殊性,用于战争的信息技术有着自身优越的发展土壤,这就促使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快速发展。本文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战争;影响

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战场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军事战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人类社会战争中新的突破,信息化战争逐步取代机械化设备的重要地位,当前战争的核心。

1研究背景

没有硝烟的"网络战"已经成了影响各国外交关系的一大争议问题。自2001年04月0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黑客之间发生的网络大战愈演愈烈,中国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战"。据《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美国政府正在酝酿更加严厉的对策,意味着白宫方面最近挑明的"中美网络战"或将迅速升级。对此,我国的网络安全人员积极防备美方黑客的攻击。除了美国与中国之外,还包括美国官方声称由伊朗赞助的针对美国银行的网络攻击,以及韩国官方声称由朝鲜发起的针对韩国公司的攻击。而这一幕幕网络战争的上演,就是现代人所讲到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近年提出的概念。既然谈到信息化战争,就必然与信息技术有着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关系。而在信息技术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组建了网络司令部,提出了网络战争的概念,其地位和海陆空三军同等重要。据统计,网络危险和黑客攻击成为美国安全和经济最大的威胁之一。网络战包括国家之间网络空间治理权的争夺、网络优势的国家间竞争,以及科技前言的网络技术的争夺、网络军事设备竞赛和网络话语权的控制等等。另外,网络战还包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和对网络犯罪分子的打击。因此,网络战是两种性质战争的融合,一方面面对骇客等窃取国家机密、威胁信息安全的犯罪分子的打击需要各个国家的密切配合,共同应对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网络空间。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战争的核心,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国家之间的军事水平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这就引发了国家之间网络技术的争夺和相应军备竞赛。而美国作为传统军事的绝对优势地位,在网络战方面也走在各个国家的前面,从系统的评估美国国家的网络安全水平,整合网络安全问题,组建国家专业的网络部队,在到研发网络作战武器、部署网络作战规划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领先地位。比于美国,我国起步较晚,并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

2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影响力

2.1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促使心理战地位有效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在战争中的运用和发展,在军队建设中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心理战成为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战争的又一贡献。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促使了心理战的多样化,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古老战场的战争精髓和现代技术水平有有效的结合起来。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理念的多样化,实现了由战术武器到战略手段的飞跃;实现了由辅助作用到战略作用的飞跃,这在二战后的冷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2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促使心理战的作战样式创新

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不仅促进了心理战中理念的发展更有效的促进了心理战作战样式和手段的创新。比如:传统的电台、广播、纸制品的简单传播实现了到网络、电视、计算机等更广阔平台的飞跃,更能高效的传递攻心信息。具体是将原有真实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编码等手段处理,实现信息伪装。

2.3信息技术促使现代战争中心理战杀伤效果更加明显

心理战的"软杀伤"在战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促使这一杀伤效果出现质的飞跃。对敌对方的心理和精神给与了更大的打击。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心理战中之后有了更先进的设备和心理武器对敌方人员进行更强烈、更深刻的心理刺激,能够更深刻的影响人的意识,现代化战争中研制出了根据人的心理反应原理进行有效刺激的现代化心理武器,延伸了心理战作用的深度和广度。

3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科学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必须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部队战斗力转化,促进我国国防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拓展和深化军事信息化斗争准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监视、探测和信息跟踪,能够有效的获取地方战场情报,洞察地方军事配置和战略部署,为战争指挥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打破地方战场盲区,促使现代战争趋于透明化,运用新型作战方式,以更小的战争成本和牺牲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样,在信息技术水平处于下风的战争方将会受到虚假情报和反检测跟踪,失去战场的主动性。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队就将信息技术发挥到了空前的高度。据悉,美军部署了五十多颗军事卫星进行战场侦查和情报搜集,并且将多颗商业卫星、多中无人侦察机、预警机等多种信息化设备,形成强大的信息系统,促使整个战场更加透明化,几乎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美国凭借绝对的侦察优势占据了主动权。因此,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装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发展并使用到战争实际中的重中之重。各种高科技的侦查系统、检测系统、跟踪系统、传感系统、已经逐步被运用到战争实际中。

3.2深入实施军队信息化战略工程

信息化战争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所以他们都是相同地位的,信息技术促使现代战争中对抗更加激烈。因此,我国要想推进我国军队作战能力提升,就要必须要全面实施信息化战略工程、借助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部队,作为现代花战争部队的核心,在实际运用中,迅速发现攻击目标,更快速的下达战斗指令,更精确的打击攻击目标,提高部队的整体对抗能力和作战水平。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争需要夺取更多的战场信息,实现信息控制,从而从容实施战略部署,掌握战争主动性。总之,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队的信息化武装更加完备,未来战争的战场对抗将更加激烈,深入实施军队信息化战略工程成为未来军事战争发展的必然。

3.3统筹军队信息化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单体作战能力的提高,更能促使整个作战团体的相互配合、相互联系,提升作战部队的整体水平。比如:我国军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技术,全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全面实现海、陆、空三军指挥系统的网络化、信息传递的即时化,作战信息和作战部署的时间最短化,并且通过相关技术传递给现场指挥人员,有效的转化为作战能力,实现精确的火力打击,并通过系统的配套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强化信息化观念,用整体转型的思路来统筹建设军队。

总之,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有效的促进现代战争战场的透明化、激烈化;同时,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心理战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现代战场的"软硬兼施"切实推动现代化战争水平;最后,网络战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较高阶段在美国首先提出把整个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文芳.信息技术对现代心理战的影响[J].国防科技,2009(5).

[2]蔡翠红.网络空间的中美关系:竞争、冲突与合作[J].美国研究,2012(3).

[3]刘国栋,李大光.无声的战争:网络战[J].百科知识,2013(1).

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2

《高校国防教育浅析》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大学生不仅担负着国家经济建设重任,更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重文轻武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

关键词:高校;国防;忧患意识;国防体育

在国家少生优生等政策影响下,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从小呵护下,相当大的部分成为温室花朵,白面书生;有些智商发达,而身体素质却奇差,柔弱不堪。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社会责任承担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担负着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虽以和平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美伊战争、黎以战争等地区冲突和小规模的战争便是明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养成学生尚武崇军的良好意志品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急切任务。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罗马帝国由兴盛走向衰亡,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帝国兴盛时人们的尚武传统所培养的自信精神在和平环境下逐渐褪去,国家疏于武备,人们也以服兵役为耻。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唐太宗时,中国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尔后由于国内承平日久,各项军事制度日益废弛。到唐玄宗时,外患无穷,内乱横生。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宋朝皇帝只知"绿肥红瘦",轻视武功,终于亡国;清朝"国困、民穷、兵弱",带来的是腐败和衰亡。所以,国力强盛、武力强大者国防盛;凡全民重视国防,社会崇尚武功者国防强;凡兵民相合,全民皆兵者国防兴;反之则弱。纵观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中华民族有着不畏强暴、为国捐躯的传统美德。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文弱积习,增强了人们的尚武崇军观念。尚武崇军的观念和不畏强暴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全国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同反动统治和外来侵略者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获得独立,并逐步走上强盛之路。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许多人意志消沉,"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国防观念淡薄。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们的国防观念日趋淡化。在经济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之有所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占有一定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的尚武崇军思想逐渐淡化,影响国防教育的开展。这一系列的观念难免影响到学校与学生。学校中受升学率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长期"重文轻武";学生本"不识愁滋味",对学国家大事更显得天真无邪,国防观念、崇军拥军的观念相当淡薄,许多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从事体育锻炼,整天埋头于书本,久而久之,都"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中共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指出,"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并特强调"不能搞一阵风",不能形势紧张就搞,形势缓和就不搞。他还强调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不能光靠一两个部门,"必须由党、政军各机关,工青、妇各群众团体,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式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大系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日关系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霸权主义、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台独势力负隅顽抗,挟洋自重,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增强台独攻势,大肆扩充军备,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主张,妄图以武拒统。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能不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而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国防教育,才能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有效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发扬人民战争的传统。尤其在我们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重视爱国尚武精神的培养,将这种精神注入民众意识并变成自觉行动,增强全体公民的斗争意志,就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进而弥补战争物质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这一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要提倡和宣扬具有时代特色的献身思想,把培养爱国尚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这种精神的储备。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既是现在的受教育者,又是未来知识与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双重使命。在当前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强化他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

其次,应该加强国防体育建设。国防体育是指寓国防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国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国防建设的双重目的。广泛开展大学生的国防体育活动,加强国防体育训练,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卫祖国、巩固国防,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通过体育运动为军事斗争服务。恩格斯认为,在学生当中开展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些学生入伍之后,"士兵的质量就会提高两倍",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建设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常举行的许多体育比赛项目,如射击、游泳、跑跳、投掷、骑马、跨栏、拳击、击剑等都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有些则是直接从军事活动演化而来的。组织与国防有关的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军事体育竞赛,使学生达到国家和军队规定的各类人员的体育标准,以增强其身体素质,磨练国防意志,这是国防体育的根本任务。国防体育不受职业、年龄、性别的限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国防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体育被正式列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1952年成立了国防体育协会,1956年经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建立了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国防体育活动遂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奥运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但在全民健身、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国防体育上做得非常不够,因此,我们应在加强全民体育活动的同时,着重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广泛开展射击、武装越野、定向越野、武装泅渡、军事野营、跳伞、通信、航模、舢板、负重登山等活动,使国防体育成为一项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活动。

保卫边疆,捍卫祖国,维护社会稳定,已不是军人独有的责任。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每个公民都应尽其责任。身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应把国防教育、国防体育推广到各级高校,把学生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将革命英雄主义推广到全社会,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爱国、崇勇、尚武、拥军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4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8页。

2.陈记云主编:《国防教育通俗讲话》,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3.江泽民:《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解放军报》1988年10月25日。

4.任连奎主编:《国防教育教程》,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7页。

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3

《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探析》

摘要:大学生作为知识性群体和未来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融入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都得到提升,最终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敢做敢当、富有民族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国防教育;大学生;素质培养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各国间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具体体现在科技、经济、人才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即提高未来国民素质。国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主旨在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学生民族使命感。1958年,中共中央首次做出"大、中学校要增加军事课程,实施军事训练"的规定。在此之后,我国大部分高校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的国防教育课程纳入本科培养计划,国防教育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我国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

一、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立足于生存和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体公民进行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使全体公民建立起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防意识。大学生作为知识性群体和未来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爱国爱校情怀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防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淡薄,国防教育是增强学生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加强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大学生军事训练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国防教育强化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深化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内涵,有助于其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国防教育有利于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当代大学生属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吃苦耐劳精神几乎丧失,加之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在长期学习压力下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缺乏体育锻炼,视力和心理素质较差,军事训练对于这类学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大学新生接受集中军事训练有利于磨砺意志品质,他们接受系统性国防教育极其必要。通过国防教育可培养其顽强拼搏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3.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军事理论课程及军事训练中,军事理论课程又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些训练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前沿,了解国际动态,认清国际形势,增强爱国情怀;军事训练能使学生养成不怕艰难困苦、勇于挑战、遵守纪律、是非分明的良好作风。通过国防教育,锻炼了大学生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了大家的团队协作意识,丰富了人格修养。

二、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融入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以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要内容,提高整体素质。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采取军事理论课和集体军事训练两者交汇的教学模式。军事理论课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军事思想、国防现状、当代军事形势、国防武器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了解相关国防知识,增强国防知识的普遍性。集体军事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此阶段的锻炼使大学新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强化组织纪律性,加强团队观念。训练的内容包括队列、擒敌拳、纪律条例等项目,军训的时间选择在大学新生入校或大一结束的暑假进行,这是目前中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

2.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包含知识、思维、方法、原则、能力和思想品德六个方面。其中,知识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思维,才能体悟其内涵,才能激活、展开、创新、超越已有的知识,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想品德又是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及能力的升华,只有当思想品德越高尚、越积极向上时,文化也就越先进,学生在先进的文化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先进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滋养,这种文化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会高素质,才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2]。普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他们爱国主义观念,培养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志向、有民族正义感,愿为祖国贡献毕生精力的有用之才。

3.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立足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立足点,将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捍卫祖国安全等作为国防教育核心,是大学生素质培养中一项长期任务。国防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国防基础知识的学习,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也应列入培养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发扬革命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警惕性,对网络、通讯中出现的扰乱国家安全的现象进行坚决抵制,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国防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授课的形式外,高校可开展国防教育相关的选修课和国防教育讲座等形式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在内容上需要精心筛选,要有时效性,具有广泛关注度且有创新空间,从政治品德、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方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和思想修养,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激发他们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

4.以现代化宣传手段为辅助形式,确保国防教育扎实有效。现代通信方式多样化,网络和手机使得信息传播迅速,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弱,出现整日沉迷于网络,生活空虚、信仰缺失。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使部分大学生迷失方向,国家利益和民族荣誉意识淡化。针对现状,我国高校要加强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宣传栏、横幅等形式在学生中间广泛宣传,运用隐形声音让学生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5.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步提升。当代社会对人才的竞争需求日益激烈,而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目前高校的"90后"大学生在这两方面极度缺失。而国防教育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教育环境还是方法措施,都将对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除此之外,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有助于推进校风、学风的树立,这正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身体素养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敢做敢当、富有民族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3]。

参考文献:

[1]余高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国防教育学科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1.

[2]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2-3.

[3]胡勇胜.国防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有效载体[J].考试周刊,2008,(12).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2024 陕西星枫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2436号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767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80号 EMAIL:1061941020@qq.com

ICP经营许可证:陕B2-20240222 人力资源证: 陕人服证字[2022]第0106003123号

Powered by PHPYun.

关注

用微信扫一扫

反馈
顶部